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提出,推进PM2.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,加快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综合整治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工作。
环境质量相关研究表明,夏季的臭氧污染相对于冬季要更加严重,而VOCs可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臭氧的主要物质。因此有人说,冬季就不需要重视vocs的治理。事实是这样的吗?冬季要治理vocs和夏季有何不同?难点在哪?
首先要明确什么是vocs?vocs指的是在常温下,沸点在50摄氏度到260摄氏度的各种有机化合物,这些化合物有两个特点,一是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或是半挥发性,二是种类有成本上千种。并且锁着温度升高,挥发性也会增强,因此都说夏季的vocs排放量要明显高于冬季。
但是冬季和夏季的vocs排放源有所不同。在夏季,由于草木茂盛,各种植物生产迅速,且分布广,密度大,成为vocs的主要排放源。冬季呢,由于气温下降,植被覆盖率降低,由植物作为排放源的vocs就大大减少,人类活动成为主要排放源。
比如,由于开车导致的vocs机动车排放、会发及的使用和印刷涂料等的使用,造成了大量的vocs的排放。并且冬季山东、辽宁等地还会因为暖气开放造成来自取暖燃烧的vocs排放。不管是来自交通还是来自取暖造成的vocs排放,这里面的含氧有机化合物、多环芳烃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影响。
因此冬季不仅要重视vocs的治理,还要针对因季节不同造成的vocs排放源和成分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。
闻道有先后,文章有遗漏,更多彩投网智能化精彩文章: